[魏晉]陶淵明

jiǔshānyóu,
làngmǎnglín。。
shìxiézhíbèi,
zhēnhuāng。
páihuáiqiūlǒngjiān,
rén。
jǐngzàoyǒuchǔ,
sāngzhúcánxiǔzhū。。
jièwèncǎixīnzhě,,
rénjiēyān?
xīnzhěxiàngyán歿復(fù)。。
shìzhāoshì,,
zhēn!!
rénshēnghuànhuà,
zhōngdāng當(dāng)guīkōng。。

歸園田居其四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離別山川湖澤已久,縱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guī)е又锻磔叄瑩荛_樹叢漫步荒墟。
游蕩徘徊墳?zāi)怪g,依稀可辨前人舊居。
水井爐灶尚有遺跡,桑竹殘存枯干朽株。
上前打聽砍柴之人:“往日居民遷往何處?”
砍柴之人對我言道:“皆已故去并無存余?!?br />“二十年朝市變面貌”,此語當(dāng)真一點(diǎn)不虛。
人生好似虛幻變化,最終難免泯滅空無。

注釋
①去:離開。游:游宦。這句是說離開山澤而去做官已經(jīng)很久了。 
②浪莽:放蕩、放曠。這句是說今天有廣闊無邊的林野樂趣。 
③試:姑且。榛:叢生的草木?;男妫簭U墟。這兩句是說姑且攜帶子侄,撥開叢生的草木,漫步于廢墟之中?!?br />④丘壟:墳?zāi)?。依依:思念的意思。這兩句是說在墳?zāi)归g徘徊,思念著從前人們的居處?!?br />⑤杇(wū ):涂抹。這兩句是說這里有井灶的遺跡,殘留的桑竹枯枝?!?br />⑥此人:此處之人,指曾在遺跡生活過的人。焉如:何處去。 
⑦沒(mò):死。一作“歿”。
⑧一世:二十年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這種地方為眾人所注視,現(xiàn)在卻改變了,所以說“異朝市”。這是當(dāng)時的一句成語。這句和下句是說“一世異朝市”這句話真不假?!?br />⑨幻化:虛幻變化,指人生變化無常。這句和下句是說人生好像是變化的夢幻一樣,最終當(dāng)歸于虛無。

歸園田居其四鑒賞

  公元406年(東晉安帝義熙二年),亦即是陶淵明由彭澤令任上棄官歸隱后的第二年,詩人便寫下了《歸園田居》五首著名詩篇,當(dāng)時詩人四十二歲。此詩是其中的第四首。

  只做了八十多天彭澤縣令的陶淵明,已實在無法忍受官場的污濁與世俗的束縛,他堅決地辭官歸隱,躬耕田園,且從此終身不再出仕。脫離仕途的那種輕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種欣悅之情,還有清靜的田園、淳樸的交往、躬耕的體驗,使得這組詩成為杰出的田園詩章,也集中體現(xiàn)了陶淵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貧、隱逸山野、潔身自好、遠(yuǎn)離官場、超脫世俗的美好情操。

  作者之所以毅然棄官歸田,并在這組詩的第三首《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中表達(dá)了只求不違所愿而不惜勞苦耕作、夕露沾衣的決心,為的是復(fù)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歸。這第四首詩的前四句寫歸田園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澤游”,是對這組詩首篇《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所寫“誤落塵網(wǎng)中”、“久在樊籠里”的回顧。次句“浪莽林野娛”,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作者在脫離“塵網(wǎng)”、重回“故淵”,飛出“樊籠”、復(fù)返“舊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悅。這句中的“浪莽”二字,義同放浪,寫作者此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狀態(tài);逯欽立校注的《陶淵明集》釋此二字為“形容林野的廣大”,似誤。句中的一個“娛”字,則表達(dá)了“性本愛丘山”的作者對自然的契合和愛賞。從第三句詩,則可見作者歸田園后不僅有林野之娛,而且有“攜子侄輩”同游的家人之樂。從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寫,更可見其游興之濃,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啟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見、所問、所感。

  陶詩大多即景就事,平鋪直敘,在平淡中見深意、奇趣。這首詩也是一首平鋪直敘之作。詩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杇株”,緊承首段的末句,寫“步荒墟”所見,是全詩的第二段。這四句詩與首篇《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中所寫“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那樣一幅生機(jī)盎然的田園畫適成對照。這是生與死、今與昔的對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熱愛人生的作者,面對這世間的生與死、時間的今與昔問題,自有深刻的感受和無窮的悲慨。其在“丘壟間”如此流連徘徊、見“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對遺存的“井灶”和殘杇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觀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尋繹的。

  詩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詩的第三段。前兩句寫作者問;后兩句寫薪者答。問話“此人皆焉如”與答話“死沒無復(fù)余”,用語都極其簡樸。而簡樸的問話中蘊(yùn)含作者對當(dāng)前荒寂之景的無限悵惘、對原居此地之人的無限關(guān)切;簡樸的答話則如實地道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而在它的背后是一個引發(fā)古往今來無數(shù)哲人為之迷惘、思考并從各個角度尋求答案的人生問題。

  詩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人生似幻化,終當(dāng)歸空無”,是最后一段,寫作者聽薪者回答后的所感。這四句詩參破、說盡了盛則有衰、生則有死這樣一個無可逃避的事物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詩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極大,所蘊(yùn)藏的哲理意義極深;這正是所謂厚積而薄發(fā),也是陶詩的難以企及之處。正如朱光潛在《詩論》第十三章《陶淵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說,一些哲理,“儒、佛兩家費(fèi)許多言語來闡明它,而淵明靈心進(jìn)發(fā),一語道破。讀者在這里所領(lǐng)悟的不是一種學(xué)說,而是一種情趣、一種胸襟、一種具體的人格”。讀陶詩,正應(yīng)從中看到他內(nèi)心的境界、智慧的靈光,及其對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賞析文章認(rèn)為作者此行是訪故友,是聽到故友“死沒無復(fù)余”而感到悲哀。但從整首詩看,詩中并無追敘友情、憶念舊游的語句,似不必如此推測。而且,那樣解釋還縮小了這首詩的內(nèi)涵。王國維曾說,詩人之觀物是“通古今而觀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間詞話刪稿》),其“所寫者,非個人之性質(zhì)”,而是“人類全體之性質(zhì)”(《紅樓夢評論·馀論》)。這首詩所寫及其意義正如王國維所說。作者從“昔人居”、耕者言所興發(fā)的悲慨、所領(lǐng)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個人的、偶然的,而是帶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間悲劇。,而是帶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間悲劇。

作者簡介

陶淵明
陶淵明[魏晉]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更多

陶淵明的詩(共304首詩)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運(yùn)當(dāng)攀龍。
    撫劍風(fēng)邁,顯茲武功。
    書誓河山,啟土開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蹤。
    查看譯文
  • 《贈羊長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黃虞。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
    賢圣留馀跡,事事在中都。
    豈忘游心目,關(guān)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
    聞君當(dāng)先邁,負(fù)疴不獲俱。
    路若經(jīng)商山,為我少躊躇。
    多謝綺與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誰復(fù)采?
    深谷久應(yīng)無。
    駟馬無貰患,貧賤有交娛。
    清謠結(jié)心曲,人乖運(yùn)見疏。
    擁懷累代下,言盡意不舒。
    查看譯文
  • 《停云其一》
    靄靄停云,時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靜寄東軒,春醪獨(dú)撫。
    良朋悠邈,搔首延佇。
    查看譯文
  • 《乞食》
    饑來驅(qū)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dú)g,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查看譯文
  • 《雜詩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yán)霜結(jié)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還復(fù)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查看譯文
  • 詠懷·若木耀西海
    阮籍阮籍〔魏晉〕
    若木耀西海。
    扶桑翳瀛洲。
    日月經(jīng)天涂。
    明暗不相讎。
    窮達(dá)自有常。
    得失又何求。
    豈效路上童。
    攜手共遨游。
    陰陽有變化。
    誰云沉不浮。
    朱鱉躍飛泉。
    夜飛過吳洲。
    俛仰運(yùn)天地。
    再撫四海流。
    系累名利場。
    駑駿同一辀。
    豈若遺耳目。
    升遐去殷憂。
  • 詩·酒人獻(xiàn)三清
    曹丕曹丕〔魏晉〕
    酒人獻(xiàn)三清。
    絲中列南廂。
  •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
    陸云陸云〔魏晉〕
    一惟林有鸞。
    惟淵有螭。
    顯允明德。
    實邦之基。
    先后陟恪。
    子配于茲。
    遵彼玉堂。
    受言遘之。
    二中原有軌。
    世鮮克蹈。
    先民有懷。
    子探其妙。
    心猶水鑒。
    函景內(nèi)照。
    名若振炎。
    攄光外耀。
    三相彼水鑒。
    民胥攸臨。
    矧曰明德。
    人誰弗欽。
    寫我朶頤。
    即爾澄心。
    義隆自古。
    好邈在今。
    四大人有作。
    興云自天。
    之子于升。
    亦躍于淵。
    景曳清霄。
    響發(fā)鳴弦。
    義問弘集。
    淑風(fēng)載鮮。
    五企予朔都。
    非子孰念。
    豈無弱翰。
    才不克贍。
    惠音聿來。
    瓊?cè)A玉艷。
    無德不報。
    念辭惟忝。
  • 悲憤詩
    蔡琰蔡琰〔魏晉〕
    漢季失權(quán)柄,董卓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qiáng)。
    海內(nèi)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zé)o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
    長驅(qū)西入關(guān),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dāng)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胡風(fēng)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
    迎問其消息,輒復(fù)非鄉(xiāng)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當(dāng)復(fù)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dāng)去,豈復(fù)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nèi),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dāng)發(fā)復(fù)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dú)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zhuǎn)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fù)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fù)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yuǎn)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fù)強(qiáng)視息,雖生何聊賴。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謴?fù)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 答趙景猷
    曹攄〔魏晉〕
    精誠之至。
    崩城隕霜。
    韓凡丹青。
    化為鴛鴦。
    止必交頸。
    飛必雙翔。
    愿言與汝。
    攜手同行。
    情若比目。
    離如參商。
    遺夢想象。
    仿佛暉光。
    中心郁滯。
    伊懷永傷。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b9f9743ac9b9f9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