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江淹

chàngránhànběi。。
huánwàngshāntián。。
yúnyúnbǎizhòng。
cānchāwànshān。
chǔguān關(guān)dàiqínlǒng。。
jīngyúnguānyān。
cǎoliǎnqióngshuǐ。
biànchángchuān。
qiūzhìjiàng。。
rénshāngchánjuān。。
shìfǎnghuáihǎishǐ使。
guīchéngshù數(shù)qiān。。
péng驅(qū)wèizhǐ。。
jīngxīnxuán。。
ruòhuáxiǎngwèi。
yōuzhìdìngshāngnián。。

秋至懷歸詩鑒賞

  江淹早歲以一介寒士受知于宋建平王劉景素,景素愛好文學(xué)之士,江淹在南兗州做過景素的僚屬,后淹因事系獄,自獄中上書,“景素覽書,即日出之”(《南史》本傳)。景素出鎮(zhèn)荊州,江淹從之鎮(zhèn),其時約當(dāng)公元472年(明帝泰豫元年)至公元474年(后廢帝元徽二年)間,江淹集中寫荊山漢水風(fēng)物的詩即作于這幾年。

  全詩十六句,前八句著重寫景,繪出關(guān)山重疊、煙水蒼茫的秋色圖卷;后八句轉(zhuǎn)向抒情,抒發(fā)歸路迢遞、飄零自傷的憂思情懷。首聯(lián)總領(lǐng)寫景,開頭即以“悵然”點明此行抑郁惆悵的心境,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皾h北”則交代地點。詩人回首眺望“岨山田”,觸景生情,引出了這篇詩章。“沄沄”,水流回轉(zhuǎn)貌,如《楚辭》中漢王逸《九思·哀歲》云:“窺見兮溪澗,流水兮沄沄?!贝寺?lián)寫群山綿延,高下參差,溪澗溝壑,縱橫錯互的景象,氣勢壯觀雄偉?!皼V沄”狀水之蜿蜒曲折,“參差”寫山之錯落聳峙,“百重”以對“萬里”,均形容其廣袤。此聯(lián)從不同的方面寫出了荊襄山水博大雄奇的姿態(tài)。

  如果說上聯(lián)是寫其全貌的話,那么下一聯(lián)則進一步從地理形勢上烘托出景物的特色。詩人的眼光已不局限于荊襄一地,而是放眼遠眺,神游故國,西北至秦隴,東南至吳越。荊山居江漢平原之西鄙,雄關(guān)險隘,屏障楚地,迤邐至西北則是秦嶺大巴山和黃土高原,而江漢平原又如同通向長江三角洲的門戶,河川網(wǎng)絡(luò)猶如血脈相連。這一聯(lián)概括了荊襄江漢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實有深意存焉,這一點在下面再加揭示。從用筆看,這一聯(lián)也是工整的對偶,動詞“帶”與“冠”尤為傳神,前者展現(xiàn)了層巒逶迤的壯闊景象,后者描畫出浮云籠罩的南國風(fēng)光。出句以雄關(guān)絕塞表現(xiàn)出蒼茫凝重的格調(diào),而對句則以云煙連綿傳達出旖旎曼妙的情思,這一對比如同宋代山水畫中荊浩、關(guān)仝的疊嶂丘壑之于董源、巨然的淡煙輕嵐,色彩迥異的意象構(gòu)成的對偶,避免了合掌雷同,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

  下一聯(lián)筆勢收攏,又落到了眼前的草木之上。草色轉(zhuǎn)為枯黃,好像將原來的翠綠收藏起來了,故謂之“斂”;“窮水”乃荒遠之水,它與草色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秋氣肅殺的意境。“木葉”句令人想起《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嫋嫋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而“變”的修辭又令人憶及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警策:“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蹦救~紛紛墜落,改變了原先水木交映的河上景色,此處妙在將“變”用作使動詞,造語不同凡響。事實上整個這一聯(lián)都有模擬謝詩的痕跡,雖然彼寫春景,此擬秋色,但都表現(xiàn)出星移物換的微妙變化。當(dāng)然江淹之句難以與謝詩的自然天成相比擬,其得之模擬,終落第二義?!拔耐ㄔ婓w總雜,善于摹擬”(鐘嶸《詩品》),于此可見一斑。

  “草色”一聯(lián)已暗逗秋意,到“秋至”一句則點明秋天的來臨。這一句也是化用《湘夫人》中開頭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边@兩句在《湘夫人》中原與上引的兩句緊相銜接。這里,在表現(xiàn)秋色由晦轉(zhuǎn)明時,詩人通過化用的意象成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詩的上下兩半意脈貫通,很自然地過渡到抒情部分。詩人宦游他鄉(xiāng),故以“客人”自稱;“傷嬋娟”則是悲傷帝子在此清秋時節(jié)降臨水邊,伶俜飄零?!澳宽痦鹳獬钣琛?,她那憂傷的目光使詩人油然而生同病相憐之情。“嬋娟”,姿態(tài)美好貌,在此指代帝子,亦即神女。江漢間流傳著許多惝恍迷離的神話傳說,像鄭交甫于漢皋遇二神女,解佩相贈之事即是其一。據(jù)《水經(jīng)注·沔水》載,襄陽縣北之方山,“山下水曲之隈,云漢女昔游處也,故張衡《南都賦》曰:‘游女弄珠于漢皋之曲?!瘽h皋即方山之異名也?!笨梢娫娙嘶贸o并非鑿空而道、無中生有,而是切合其地方人文特色的。

  下一聯(lián)寫其欲歸不成,歸途漫漫之感?!霸囋L”猶言“欲訪”;“淮海使”,揚州的地方長官。東晉以還,北人南遷,多聚居于揚州一帶,所謂的僑置州郡也多設(shè)于此。史載江淹“起家南徐州從事”,又曾“隨景素在南兗州”,“尋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南史》本傳),上述兩個僑置州在劉宋時即以京口、廣陵為治所,詩人故將淮海視為自己的故鄉(xiāng)?!芭铗?qū)”句以蓬草自況,蓬草的飄轉(zhuǎn)不定正如其無止境的游宦生涯。飄蓬的意象由來已久,而建安詩人尤喜用之,如曹植的《雜詩》云:“轉(zhuǎn)蓬離本根,飄飄隨長風(fēng)。何意迥飚舉,吹我入云中。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幾可作此句詩的注腳?!办盒摹奔葱撵?,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意謂中心不安如懸掛的旌旗飄搖不定?!巴阶詰摇豹q言內(nèi)心的懸念不安只是自費苦心,徒勞無益。此處詩人也有其言外之意,且留待下面一并交代。

  最后一聯(lián)感嘆歲月蹉跎,憂多傷身?!叭羧A”猶言“若英”,即若木之花。若木是神話中生長于西方日入處的樹木?!渡胶=?jīng)·大荒北經(jīng)》稱:“上有赤樹,青葉赤華,名曰若木?!惫弊ⅲ骸吧鑫?,附西極,其華光赤下照地?!比裟局馊A后人也用來指時光?!峨x騷》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鼻呐e動,據(jù)王逸的解釋,是“折取若木,以拂擊日,使之還去”,“或謂拂,蔽也,以若木鄣蔽日,使不得過也”(《楚辭章句》)??傊际峭炝艄怅幹?。詩人在此感嘆,光陰如逝水無情,即使想借助若木加以挽留,也是徒勞無謂,憂思叢集,只會使自己傷神減壽。詩的最后這種深沉的憂傷與開頭的“悵然”相呼應(yīng),令讀者久久回味。

  那么詩人的憂傷又是因何而生的,聯(lián)系其身世遭遇就不難明白這種感情的內(nèi)涵。他對劉景素深懷知遇之感,此時正隨劉在荊州任上。荊州地處上游,為扼制東南的軍事重鎮(zhèn),劉在僚屬的勸唆下圖謀反叛,江淹苦諫而景素不納。諫云:“殿下不求宗廟之安,而信左右之計,則復(fù)見麋鹿霜露棲于姑蘇之臺矣?!保ā读簳繁緜鳎┮箬b不遠,東晉桓玄據(jù)荊州謀反即遭敗亡,詩人預(yù)感到景素覆滅的下場,因而悲從中來,不能自已。后來景素移鎮(zhèn)京口,果然兵敗被殺,江淹則因受貶而幸免于難。所謂“旌心徒自懸”正表現(xiàn)出詩人苦諫不從的憂慮。

  前人稱江淹之詩“悲壯激昂”(李調(diào)元《雨村詩話》),“有凄涼日暮,不可如何之意”(劉熙載《藝概》),洵為的論。此詩前半寫山河之壯偉,地勢之重要,本應(yīng)是拱衛(wèi)中樞的屏藩,現(xiàn)在卻醞釀著一場動亂,故后半傾訴出深沉的憂傷,其中既有身世感懷,又有國事之慨。深沉的憂思與雄峻的山河相為表里,故有悲壯之氣。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詩人多處化用了楚辭的意象與成語,這不光是一個修辭問題,更主要的是詩人與屈原的情思相通。荊州治所江陵即為楚之郢都,屈原青年時代被讒去郢,即向北流浪,至于漢北,所謂漢北即樊城一帶(據(jù)林庚考證,參見其《民族詩人屈原》一文)。這和江淹所處的地域正好吻合,屈原的憂國傷時不能不激起詩人的共鳴。江漢流域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傳統(tǒng)為詩人的感情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載體,他之化用楚辭也就十分自然,由此也增強了全詩的悲劇色彩。

作者簡介

江淹
江淹[南北朝]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xué)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quán)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xué),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zhuǎn)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zhí)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并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 更多

江淹的詩(共202首詩)
  • 《劉太尉琨傷亂》
    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
    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jù)。
    伊余荷寵靈,感激徇馳騖。
    雖無六奇術(shù),冀與張韓遇。
    寧戚叩角歌,桓公遭乃舉。
    荀息冒險難,實以忠貞故。
    空令日月逝,愧無古人度。
    飲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
    投袂既憤懣,撫枕懷百慮。
    功名惜未立,玄發(fā)已改素。
    時哉茍有會,治亂惟冥數(shù)。
    查看譯文
  • 《雜三言訪道經(jīng)》
    百學(xué)兮異文。
    錦派兮綺分。
    珍君之言兮皦無際。
    悅子之道兮逈不羣。
    澹深韻于白水。
    儼高意于浮云。
    軌賢豪于后學(xué)。
    軼望識于前文。
    茲道兮可傳。
    可傳兮皓然。
    挾茲心兮赴絕國。
    懷此書兮坐空山。
    空山隱轔兮窮翠崿。
    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陰兮氣曇曇。
    江上月兮光灼灼。
    東南出兮是一山。
    西北來兮乃雙鶴。
    池中蓮兮十色紅。
    窗前樹兮萬葉落。
    四壁深兮乃深{氵寥}。
    左右虛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
    德經(jīng)兮道{失/衣}。
    蕩魂兮刷氣。
    掩憂兮靜疾。
    信若人兮先覺。
    聊與子兮如一。
    查看譯文
  • 《悼室人詩》
    神女色姱麗。
    乃出巫山湄。
    逶迤羅袂下。
    鄣日望所思。
    佳人獨不然。
    戶牖絕錦綦。
    感此增嬋娟。
    屑屑涕自滋。
    清光澹且減。
    低意守空帷。
    查看譯文
  • 《劉仆射東山集學(xué)騷》
    含秋一顧。
    眇然山中。
    檀欒循。
    便娟來風(fēng)。
    木瑟瑟兮氣芬蒀。
    石戔戔兮水成文。
    擿江崖之素草。
    窺海岫之青云。
    愿芙蓉兮未晦。
    遵江波兮待君。
    查看譯文
  • 《雜三言鏡論語》
    巡青史之殘誥。
    覽朱管之遺冊。
    惟魯濱之一叟。
    信銜道而探寂。
    世艱險而多阻。
    君英明而不革。
    講業(yè)兮齊衛(wèi)。
    論精兮汴泗。
    子之說兮義已秘。
    成賈鄭之雄理。
    可黃何之壯思。
    惜古人之取才。
    瞰青云而靖意。
    意恬悵兮有端。
    才嶒峻兮可觀。
    憲媯禹而折法。
    襲仁誼而求安。
    不嬿婉于戚施。
    寧踸踔于馬蘭。
    俾后生之庶士。
    鑒明德之景翰。
    惟山中兮寂寞。
    沉憂思兮無從。
    石紅青兮百疊。
    山濃淡兮萬重。
    日下兮。
    月出兮銅峯。
    竹色兮拂戶。
    水氣兮繞窗。
    味哲人之遺珍。
    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門之埋名。
    憐柳子之沉道。
    書吳伯于衣袖。
    鏤顏子于心抱。
    籌出處之叔仲。
    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與上靈。
    非積學(xué)之所紹。
    至游夏以升降。
    幸砥心而勿夭。
    查看譯文
  • 道中贈桓司馬季珪詩
    何遜何遜〔南北朝〕
    晨纜雖同解。
    晚洲阻共拾。
    猶如征鳥飛。
    差池不可及。
    本愿申覊旅。
    何言異翔集。
    君渡北江時。
    詎今南浦泣。
  • 八詠詩解佩去朝市
    沈約沈約〔南北朝〕
    去朝市。
    朝市深歸暮。
    辭北纓而南徂。
    浮東川而西顧。
    逢天地之降祥。
    值日月之重光。
    當(dāng)伊仁之菲薄。
    非余情之信芳。
    充待詔于金馬。
    奉高宴于柏梁。
    觀鬬獸于虎圈。
    望窈窕于披香。
    游西園兮登銅雀。
    攀青瑣兮眺重陽。
    講金華兮議宣室。
    晝武帷兮夕文昌。
    佩甘泉兮履五柞。
    簪枍栺兮紱承光。
    托后車兮侍華幄。
    游渤海兮泛清漳。
    天道有盈缺。
    寒暑遞炎涼。
    一朝賣玉碗。
    眷眷惜余香。
    曲池?zé)o復(fù)處。
    桂枝亦銷亡。
    清廟徒肅肅。
    西陵久茫茫。
    薄暮余多幸。
    嘉運重來昌。
    忝稽郡之南尉。
    典千里之光貴。
    別北芒于濁河。
    戀橫橋于清渭。
    望前軒之早桐。
    對南階之初卉。
    非余情之屢傷。
    寄茲焉兮能慰。
    眷昔日兮懷哉。
    日將暮兮歸去來。
  • 齊雩祭歌送神四
    謝朓謝朓〔南北朝〕
    有渰興。
    膚寸積。
    雨冥冥。
    又終夕。
  • 同沉右率諸公賦鼓吹曲名臨高臺
    謝朓謝朓〔南北朝〕
    千里常思歸。
    登臺臨綺翼。
    纔見孤鳥還。
    未辨連山極。
    四面動清風(fēng)。
    朝夜起寒色。
    誰知倦游者。
    嗟此故鄉(xiāng)憶。
  • 贈劉南郡委連詩
    沈約沈約〔南北朝〕
    宴游忽永。
    心期靡悔。
    代歷四朝。
    年踰十載。
    朋居繾綣。
    余違爾誨。
    豈獨秋蘭。
    結(jié)言為佩。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b94a943ac9b94a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