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劉禹錫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
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
滿堂醉客爭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

更衣曲譯文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博山爐飄出陣陣香霧,子夫秉紅燭引武帝至尚衣軒。

夜如何其夜漫漫,鄰雞未鳴寒雁度。長夜漫漫,天還未明,寒雁已過。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庭前雪花紛紛,松桂冒雪,與廊下的燈籠交相輝映。

滿堂醉客爭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堂上賓客們還在飲酒作樂,簾幕中樂聲擾擾。

更衣曲注解

1
博山:即博山爐,又叫博山香薰,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具。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2
紗籠:紗質(zhì)的燈籠。
3
嘈:即喧鬧,嘈雜。

更衣曲賞析

這首樂府以漢平陽公主家歌者衛(wèi)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為皇后事為題材而作。《漢武帝故事》曰:“武帝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初,上行幸平陽公主家,主置酒作樂。子夫為主謳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動,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頭解,上見其美發(fā)悅之。主遂納子夫于宮?!?/p>

作者簡介

劉禹錫
劉禹錫[唐代]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更多

劉禹錫的詩(共1054首詩)
  • 訪洞神宮邵道者不遇
    李中〔唐代〕
    閑來仙觀問希夷,云滿星壇水滿池。
    羽客不知何處去,洞前花落立多時。
  • 送紅線
    冷朝陽〔唐代〕
    采菱歌怨木蘭舟,送客魂銷百尺樓。
    還似洛妃乘霧去,碧天無際水空流。
  • 輞川集二十首。欒家瀨
    裴迪裴迪〔唐代〕
    瀨聲喧極浦,沿涉向南津。
    泛泛鷗鳧渡,時時欲近人。
  •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盧同盧同〔唐代〕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tuán)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fēng)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fēng)暗結(jié)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guān)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云引風(fēng)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fēng)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 相藏主往景山看藏經(jīng)
    崔郊崔郊〔唐代〕
    夢中無字法門開,藏海云濤詐望崖。
    須信矮人多計較,逢人只道不曾齋。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a609e43ac9a609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