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守仁

xiǎoyānqīngluán,,
shānshūzhōngwànhán。
qiānliúchéng,
niánshāshìfēng風(fēng)tuān。
shuǐchuān穿shíjiǎlónglíndòng,
ràofēngtóudǐngkuān。。
gōngquēyúntiānběi,
gāoqiūgēngshàngjiǔxiāokàn。。

登大伾山詩賞析

這是明代哲學(xué)家、軍事家和文學(xué)家王守仁早年的詩作,以至于在王守仁詩集中尋訪不到,然而《登大伾山》詩碑還矗立在大伾山頂禹王廟西側(cè),大字行楷,詩襯字,字映詩,顯得渾然一體,正可謂“翩翩然鳳翥而龍蟠”,清雋磅礴之氣撲面而來。書法勁拔,神采蒼秀,字里行間猶如黃河之水浪濤洶涌,觀后令人激動不已。他雖善書法,但正如明代書畫家徐渭所說:“古人論右軍(指王羲之)以書掩人,新建先生(指守仁)乃不然,以人掩其書?!本褪钦f,由于其他方面的名氣太大了,結(jié)果把他的善書之名掩蓋掉了。因此,《登大伾山詩》雖然是王守仁早年詩作,但是從書法價值和文學(xué)價值兩方面來看,不愧為“詩書雙璧”。

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浚縣名宦王越死于甘州軍中。消息傳到北京后,皇上很傷心,特意輟朝一日以示哀悼。1499年,新科進(jìn)士王守仁奉旨送王越靈柩回??h安葬。在此期間,王守仁曾慕大石佛之名到大伾山來拜謁。來到了大伾山。登山攬勝,他有感而發(fā),寫下了《登大伾山詩》。寫詩的時間正如詩碑上落款是“己未仲秋朔”。這在《傳習(xí)錄》上還有演繹性的記載說“先生未第時嘗夢威寧伯遺以弓劍。是秋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墳,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時,暇即驅(qū)演‘八陣圖’。事竣,威寧家以金帛謝,不受;乃出威寧所佩寶劍為贈,適與夢符,遂受之。”看來,王陽明登第之前已經(jīng)和王越神交久矣,夢中贈劍,一個軍事家剛剛逝去,另一個年輕軍事家隨即登場,這是大明王朝不幸中之千載幸事。

《登大伾山詩》為七言律詩。首聯(lián)“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不蔓不枝,直奔主題,即點明了登山之意,又用洗練簡潔的筆法描寫了登大伾山的初步感受。年輕的陽明先生,在公務(wù)之余,也許對大伾山這座“禹貢”名山向往已久,正所謂“高山仰之,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而今有了機會,于是天剛拂曉,詩人就和二三友人朝大伾山迤邐而來。據(jù)《水滸傳》作者描述,古時候的大伾山方圓很廣,古木參天,是一個幽僻的隱居之處,因此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穿云破霧,大有游仙的感覺,只是遠(yuǎn)遠(yuǎn)望見縈繞在乳白色晨霧中的黛綠的山巒,感覺很近,走起來卻很遠(yuǎn)。這對抱著極大興趣和幻想的詩人來說,反而更有誘惑力,于是一個“披”字用的好,不僅在煙霧中穿行,還有披荊斬棘努力前行的精神。山中寺廟的悠揚鐘聲從遠(yuǎn)處傳來,也許還有悠揚梵唄傳來,鐘聲而形容為“疏”,可謂神來之筆,以動襯靜,動靜有致,使人覺得這深秋的大伾山幽靜深邃,寒意濃濃。這一聯(lián)寫煙寫樹,寫山寫人,寫聲音寫色彩,虛實相生,可謂納須彌于芥子,很有概括性。

頷聯(lián)“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fēng)湍”,是詩人在山腰高處的遠(yuǎn)眺,也許是熟悉山川地理的詩人的感慨和暢想???h古稱黎陽,在明代有“賽江南”之稱,流傳的諺語說:“從南京到北京,都比不上??h城?!笨梢娒鞒瘯r浚縣山下平疇千里“參差十萬人家”的富庶面貌。詩人了解歷史,不由得感慨:亙古長流的滔滔黃河雖然在宋代已經(jīng)改道,卻給黎陽留下肥沃的土地,這大自然的饋贈,是需要幾世幾年的修行才會降臨的福祉。風(fēng)湍沙勢,沃野千年,包含著深沉的感慨和悠遠(yuǎn)的懷古之情。南北朝文學(xué)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文之思也,其神遠(yuǎn)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fēng)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游……此蓋馭文之首術(shù),謀篇之大端?!弊x《登大伾山詩》的頷聯(lián)兩句,讀者不禁要和詩人一起神與物游,思接千載了。

頸聯(lián)“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隨著晨霧的消散,旭日的東升,詩人一行涉溪跨澗,繼續(xù)興致勃勃地登山。大伾山山勢陡峭,巉巖遍布,可是也碧水潺湲。詩人看著清澈的溪水在層層疊疊的青石之間跳躍奔流,不禁覺得這好像一條巨龍盤亙在山腰,鱗光閃動,躍躍欲飛了呢。這時候,峰回路轉(zhuǎn),已經(jīng)到了山頂。大伾山山頂開闊平坦,簡直是佛祖布道的天然道場。更何況,大伾山東面有面東而坐俯瞰黃河古道的“鎮(zhèn)河將軍”大石佛,大石佛開鑿于五代后趙時期,是中國北方最早最大的石佛,可以說整個青山,半是巍然佛像,山的絕頂,已然所謂“佛頂”。這時候,朝陽噴薄而出,霞光萬道,沐浴著這神奇的山林,禮佛的虔誠神圣和江山壯麗的豪情油然升騰,在年輕的王守仁心頭翻滾。古人讀書,目的在于“修、齊、治、平”,致君堯舜,兼濟天下,做一番豐功偉績以便流傳千古彪炳史冊。作為年輕有為的新科進(jìn)士,受君王厚愛和重托來為國之長城王越治喪,應(yīng)該感到無尚榮耀。登高懷遠(yuǎn),是中國古詩的永恒主題之一,也是中國古代詩人的傳統(tǒng)思維。詩人們每逢登高,大多要懷鄉(xiāng)思人,感念故國,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悲傷,更何況“秋,士悲也”,在這樣一個冷落的時節(jié),涌上詩人心頭,訴諸詩人筆下的更多的是悲慨。尾聯(lián)“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詩人已經(jīng)登山絕頂,這時候他并沒有翹首南望故鄉(xiāng),而翻滾的思緒,徑直奔向了遙遠(yuǎn)的北京城。好像在那目之所及之處,五彩祥云籠罩的正是皇家宮闕,作為受命于天子而又不辱使命的欽差,他在這深秋季節(jié),在這九霄高處,眷念的是國家重托,思索的更多的是深沉的歷史。這兩句詩,還充溢著詩人對人生、對仕途的信心與激情?!皩m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前句講,登上大伾山向北方遙望,似見五彩祥云正繚繞于皇宮之上,后一句則闡釋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人生哲理。王守仁寫作《登大伾山詩》時,正值氣盛志滿之時,眼前物,天外景,胸中意,無不誘發(fā)作者昂揚的斗志與飽滿的政治激情。

作者簡介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封新建伯,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xué)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稱之為“真三不朽”其學(xué)術(shù)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yuǎn)的影響,因此,王守仁(心學(xué)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xué)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xué)集大成者)、朱熹(理學(xué)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更多

王守仁的詩(共75首詩)
  •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昨夜月明峰頂宿,隱隱雷聲翻山麓。
    曉來卻問冊下人,風(fēng)雨三更卷茅屋。
    查看譯文
  • 《元夕二首》
    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
    賴有遺經(jīng)堪作伴,喜無車馬過相邀。
    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
    堂上花燈諸第集,重闈應(yīng)念一身遙。
    去年今日臥燕臺,銅鼓中宵隱地雷。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fēng)傳閣道馬蹄回。
    炎荒萬里頻回首,羌笛三更謾自哀。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
    查看譯文
  • 《春晴》
    林下春晴風(fēng)漸和,高崖殘雪已無多。
    游絲冉冉花枝靜,青壁迢迢白鳥過。
    忽向山中懷舊侶,幾從洞口夢煙蘿。
    客衣塵土終須換,好與湖邊長芰荷。
    查看譯文
  • 《謫居糧絕請學(xué)于農(nóng)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
    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仿習(xí)亦頗便。
    及茲春未深,數(shù)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
    遺穗及烏雀,貧寡發(fā)余羨。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查看譯文
  • 《登大伾山詩》
    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鐘萬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fēng)湍。
    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
    宮闕五云天北極,高秋更上九霄看。
    查看譯文
  •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劉基劉基〔明代〕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太陽出海開杳冥,嶓冢岷峨大如斗。
    華軒無人清晝閑,恍然置我匡廬間。
    金輪迥出牛女上,遠(yuǎn)近羅列千云鬟。
    江花野竹青錦斑,嵌巖斷石蛟鼉顏。
    岡盤谷轉(zhuǎn)絕徑路,但見湖水回瓊環(huán)。
    白沙洲暖春風(fēng)起,南船掛帆北船艤。
    吳波不盡芳草外,楚岫半入長煙里。
    夜深小龍行雨歸,宮亭月落彭郎磯。
    旌陽步虛盧老和,雜佩散作虹霓飛。
    百年塵世真夢寐,回首旌旗塞天地。
    舊游何處成渺茫,一曲狂歌數(shù)行淚。
    青丘弱水迷方壺,武陵桃源今有無?
    瑤臺三島消息斷,安得羽翼歸清都。
  • 古意·八弦何茫茫
    袁凱袁凱〔明代〕
    八弦何茫茫,千里復(fù)萬里。
    六馬方驕悍,踸踔終未已。
    東臨碣石岸,西涉流沙水。
    炎州氣輝赫,幽谷水迤彌。
    白日墮崦嵫,倉惶將何止。
    王良本賤工,善御徒云爾。
    焉能縶其足,伏櫪啖芻鼓。
  • 七夕懷平仲揚州
    程嘉燧程嘉燧〔明代〕
    江邊一別兩悠悠,湖上想思且滯留。
    千里星河同此夜,廿橋明月自三秋。
    無由結(jié)伴還鄉(xiāng)國,況欲因人作遠(yuǎn)游。
    潦倒更于何地會,見君空已雪盈頭。
  • 致仕還蜀·朝辭黃閣謝君王
    文征明文征明〔明代〕
    朝辭黃閣謝君王,暮向成都問草堂。
    璇轂親扶堯日月,云章曾補舜衣裳。
    由來道大難為用,此日功成且退藏。
    滿地落花春夢醒,濯清亭上聽滄浪。
  • 西湖春游詞七首
    吳兆〔明代〕
    新堤楊柳斜,游冶肯還家。
    珠彈光流月,春衣色勝花。
    幕遮芳草路,騎并美人車。
    何處菱歌起,仍憐似若耶。
    ¤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a450c43ac9a450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