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吳融

目極家山遠,身拘禁苑深。
煙霄慚暮齒,麋鹿愧初心。

和楊侍郎譯文

作者簡介

吳融
吳融[唐代]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fù)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dāng)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jīng)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更多

吳融的詩(共462首詩)
  • 《雜曲歌辭·古別離》
    紫燕黃鵠雖別離,一舉千里何難追。
    猶聞啼風(fēng)與叫月,流連斷續(xù)令人悲。
    賦情更有深繾綣,碧甃千尋尚為淺。
    蟾蜍正向清夜流,蛺蝶須教墮絲罥。
    莫道斷絲不可續(xù),丹穴鳳凰膠不遠。
    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兩潮長不返。
    查看譯文
  • 《雜曲歌辭·水調(diào)》
    鑿河千里走黃沙,浮殿西來動日華。
    可道新聲是亡國,且貪惆悵后庭花。
    查看譯文
  • 《金陵懷古》
    玉樹聲沉戰(zhàn)艦收,萬家冠蓋入中州。
    只應(yīng)江令偏惆悵,頭白歸來是客游。
    查看譯文
  • 《綿竹山四十韻》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尾蟉青蛇盤,頸低玄兔伏。
    橫來突若奔,直上森如束。
    歲在作噩年,銅梁搖蠆毒。
    相國京兆公,九命來作牧。
    戎提虎仆毛,專奉狼頭纛。
    行府寄精廬,開窗對林麓。
    是時重陽后,天氣曠清肅。
    茲山昏曉開,一一在人目。
    霜空正泬寥,濃翠霏撲撲。
    披海出珊瑚,貼天堆碧玉。
    俄然陰霾作,城郭才霢霂。
    絕頂已凝雪,晃朗開紅旭。
    初疑昆侖下,夭矯龍銜燭。
    亦似蓬萊巔,金銀臺疊蹙。
    紫霞或旁映,綺段鋪繁褥。
    晚照忽斜籠,赤城差斷續(xù)。
    又如煮吳鹽,萬萬盆初熟。
    又如濯楚練,千千匹未軸。
    又如水晶宮,蛟螭結(jié)川瀆。
    又如鐘乳洞,電雷開巖谷。
    丹青畫不成,造化供難足。
    合有羽衣人,飄飖曳煙躅。
    合有五色禽,叫嘯含仙曲。
    根雖限劍門,穴必通林屋。
    方諸滄海隔,欲去憂淪覆。
    群玉縹緲間,未可量往復(fù)。
    何如當(dāng)此境,終朝曠遐矚。
    往往草檄余,吟哦思幽獨。
    早晚掃欃槍,笳鼓迎暢轂。
    休飛霹靂車,罷系蝦蟆木。
    勒銘燕然山,萬代垂芬郁。
    然后恣逍遙,獨往群麋鹿。
    不管安與危,不問榮與辱。
    但樂濠梁魚,豈怨鐘山鵠。
    紉蘭以圍腰,采芝將實腹。
    石床須臥平,一任閑云觸。
    查看譯文
  • 《潮》
    暮去朝來無定期,桑田長被此聲移。
    蓬萊若探人間事,一日還應(yīng)兩度知。
    查看譯文
  • 雪竇游志
    鄧牧鄧牧〔唐代〕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
    江行九折,達江口。
    轉(zhuǎn)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
    自橋下入溪行,九折達泉口。
    凡舟楫往還,視湖上下,頃刻數(shù)十里;
    非其時,用人力牽挽,則勞而緩焉。
    初,大溪薄山轉(zhuǎn),巖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
    有曰“金雞洞”,相傳鑿石破山,有金雞飛鳴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澀,曳舟不得進,路行六七里,止藥師寺。
    寺負紫芝山,僧多讀書,不類城府。
    越信宿,遂緣小溪,益出山左。
    涉溪水,四山回環(huán),遙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蓋澗水爾。
    桑畦麥隴,高下聯(lián)絡(luò),田家隱翳竹樹,樵童牧豎相征逐,真行圖畫中!
    欲問地所歷名,則輿夫樸野,不深解吳語,或強然諾,或不應(yīng)所問,率十問僅得二三。
    次度大溪,架木為梁,首尾相嚙,廣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獨野人往返捷甚。
    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廢者,間有誦聲出廊廡,久聽不知何書,殆所謂《兔園冊》耶?
    漸上,陟林麓,路益峻,則睨松林在足下。
    花粉逆風(fēng)起為黃塵,留衣襟不去,他香無是清也。
      越二嶺,首有亭當(dāng)?shù)?,髹書“雪竇山”字。
    山勢奧處,仰見天宇,其狹若在陷井;
    忽出林際,則廓然開朗,一瞬百里。
    次亭曰隱秀,翳萬杉間,溪聲繞亭址出山去。
    次亭曰寒華,多留題,不暇讀;
    相對數(shù)步為漱玉亭,復(fù)泉,竇雖小,可汲,飲之甘。
    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為兩。
    先朝御書“應(yīng)夢名山”其上,刻石其下,蓋昭陵夢游絕境,詔圖天下名山以進,茲山是也。
    左折松徑,徑達雪竇;
    自右折入,中道因橋為亭,曰錦鏡,亭之下為圓池,徑余十丈,橫海棠環(huán)之,花時影注水涘,爛然疑乎錦,故名。
    度亭支徑亦達寺,而繚曲。
    主僧少野,有詩聲,具觴豆勞客,相與道錢塘故舊。
    止余宿;
    余度詰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巖,流瀑自錦鏡出,瀉落絕壁下潭中,深不可計。
    林崖端,引手援樹下顧,率目眩心悸。
    初若大練,觸崖石,噴薄如急雪飛下,故其上為飛雪亭。
    憩亭上,時覺沾醉,清談玄辯,觸喉吻動欲發(fā),無足與云者;
    坐念平生友,悵然久之。
    寺前秧田羨衍,山林所環(huán),不異平地。
    然側(cè)出見在下村落,相去已數(shù)百丈;
    仰見在山上峰巒,高復(fù)稱此。
      次妙高臺,危石突巖畔,俯視山址環(huán)湊,不見來路。
    周覽諸山,或紺或蒼;
    孟者,委弁者,蛟而躍、獸而踞者,覆不可殫狀。
    遠者晴嵐上浮,若處子光絕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動人;
    凡陵登,勝觀花焉。
      土人云,又有為小雪竇,為板錫寺,為四明洞天。
    余興亦盡,不暇登陟矣。
  • 詠傴背子
    蔣貽恭〔唐代〕
    出得門來背拄天,同行難可與差肩。
    若教倚向閑窗下,恰似箜篌不著弦。
  • 送郭判官赴振武
    盧綸盧綸〔唐代〕
    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
    鳴雁飛初夜,羌胡正晚秋。
    凄涼金管思,迢遞玉人愁。
    七葉推多慶,須懷殺敵憂。
  • 山居·歸來青壁下
    朱慶馀朱慶馀〔唐代〕
    歸來青壁下,又見滿籬霜。
    轉(zhuǎn)覺琴齋靜,閑從菊地荒。
    山泉共鹿飲,林果讓僧嘗。
    時復(fù)收新藥,隨云過石梁。
  • 古意·古交如真金
    貫休貫休〔唐代〕
    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
    今交如暴流,倏忽生塵埃。
    我愿君子氣,散為青松栽。
    我恐荊棘花,只為小人開。
    傷心復(fù)傷心,吟上高高臺。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a031443ac9a031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