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

wēizhībiéjiǔnéngtàn,,
zhītuì退shūmiǎnchóu。
jiǎbǎiniánguòbànhòu,
guāngyīnsuìzhōngtóu。。
chíbīngxiǎojiāochuán,
lóuxuěqíngxiāolòugōu。
juéhuānqíngsuíjiǎn,
zhōuxīnhángzhōu。。

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yùn)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更多

白居易的詩(共4538首詩)
  • 《直中書省》
    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dú)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查看譯文
  • 《新亭病后獨(dú)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獨(dú)何為?
    趁暖泥茶灶,防寒夾竹籬。
    頭風(fēng)初定后,眼暗欲明時。
    淺把三分酒,閑題數(shù)句詩。
    應(yīng)須置兩榻,一榻待公垂。
    查看譯文
  • 《憶江南》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查看譯文
  • 《家園三絕》
    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yuǎn)江深欲去難。
    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
    籬下先生時得醉,甕間吏部暫偷閑。
    何如家醞雙魚榼,雪夜花時長在前?
    鴛鴦怕捉竟難親,鸚鵡雖籠不著人。
    何似家禽雙白鶴,閑行一步亦隨身?
    查看譯文
  • 《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查看譯文
  • 爭臣論
    韓愈韓愈〔唐代〕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
    學(xué)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
    居于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yīng)之曰:
    是《易》所謂恒其德貞,而夫子兇者也。
    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
    在《易·蠱》之“上九”云: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蹇》之“六二”則曰: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若《蠱》之“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jié);
    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jìn)之患生,曠官之刺興。
    志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
    今陽子在位,不為不久矣;
    聞天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
    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
    而未嘗一言及于政。
    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問其官,則曰諫議也;
    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秩也;
    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
    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
    且吾聞之: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
    有言責(zé)者,不得其言則去。
    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
    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
    陽子將為祿仕乎?
    古之人有云:
    “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
    ”謂祿仕者也。
    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guān)擊柝者可也。
    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jì)當(dāng)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
    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
    否,非若此也。
    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
    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書》曰:
    “爾有嘉謨嘉猷,則人告爾后于內(nèi),爾乃順之于外,曰:
    斯謨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應(yīng)之曰:
    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
    入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
    夫陽子,本以布衣隱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jié)發(fā),愿進(jìn)于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于堯舜,熙鴻號于無窮也。
    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
    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
    是啟之也。
      或曰:
    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
    不得已而起。
    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
    愈曰:
    自古圣人賢士,皆非有求于聞用也。
    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
    不敢獨(dú)善其身,而必以兼濟(jì)天下也。
    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豈使自有余而已,誠欲以補(bǔ)其不足者也。
    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
    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
    時人者,圣賢之身也。
    且陽子之不賢,則將役于賢以奉其上矣;
    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
    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
    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
    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于德而費(fèi)于辭乎?
    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于齊也,吾子其亦聞乎?
    愈曰:
    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
    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
    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入也。
    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于亂國,是以見殺。
    《傳》曰:
    “惟善人能受盡言。
    ”謂其聞而能改之也。
    子告我曰:
    “陽子可以為有之士也。
    ”今雖不能及已,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 上元夜·神燈佛火百輪張
    崔液崔液〔唐代〕
    神燈佛火百輪張,刻像圖形七寶裝。
    影里如聞金口說,空中似散玉毫光。
  • 題李八百洞
    劉皂劉皂〔唐代〕
    太極之年混沌坼,此山亦是神仙宅。
    后世何人來飛升,紫陽真人李八百。
  • 齪齪·齪齪當(dāng)世士
    韓愈韓愈〔唐代〕
    齪齪當(dāng)世士,所憂在饑寒。
    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
    大賢事業(yè)異,遠(yuǎn)抱非俗觀。
    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汍瀾。
    妖姬坐左右,柔指發(fā)哀彈。
    酒肴雖日陳,感激寧為歡。
    秋陰欺白日,泥潦不少干。
    河堤決東郡,老弱隨驚湍。
    天意固有屬,誰能詰其端。
    愿辱太守薦,得充諫諍官。
    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瑯玕。
    致君豈無術(shù),自進(jìn)誠獨(dú)難。
  • 歸雁·欲雪違胡地
    杜甫杜甫〔唐代〕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云。
    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
    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古詩大全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shici_view_99ad1b43ac99ad1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