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成語(yǔ)
偃旗息皷
一ㄢˇ ㄑ一ˊ ㄒ一 ㄍㄨˇ
YQXG
聯(lián)合式成語(yǔ)
息;不能讀作“xǐ”。
見(jiàn)“銷聲匿跡”(1056頁(yè))。
古代成語(yǔ)
中性成語(yǔ)
偃:【好工具h(yuǎn)ao86.com】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biāo)。后用以指休戰(zhàn)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dòng)。
晉 陳壽《三國(guó)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迸崴芍⒁囤w云別傳》:“云入營(yíng),更大開(kāi)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p>
偃旗息鼓聯(lián)合式;作謂語(yǔ)、定語(yǔ)、賓語(yǔ);比喻停止斗爭(zhēng)等。
秦顯家的聽(tīng)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shí)偃旗息鼓,卷包而去。(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六十二回)
旗(はた)を倒(たお)し鼓(つづみ)を打(う)つのをやめる;やめる,停止(ていし)する
со свёрнутыми знамёнами<уходить в подполье>
<法>rouler ses drapeaux et faire taire ses tambours
(1)(動(dòng))〈書(shū)〉仰面倒下;放倒:~松|~臥。
(2)(動(dòng))〈書(shū)〉停止:~旗息鼓。
(1)(名)旗子:國(guó)~|紅~|掛~。
(2)(名)清代滿族的軍隊(duì)組織和戶口編制;后泛指屬于滿族的:~人|~袍。
(3)(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行政區(qū)劃單位;相當(dāng)于縣。
(1)(名)呼吸時(shí)進(jìn)出的氣:暈~|氣~。
(2)(名)消息。
(3)(動(dòng))停止;安息;屏息。
(4)(動(dòng))休息。
(5)(名)滋生;繁殖。
(6)(名)利錢;利息。
(7)(名)〈書(shū)〉指子女。
(8)姓。
(1)(名)(~兒)打擊樂(lè)器;多為圓桶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銅~|手~|大~|花~。
(2)(名)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動(dòng))使某些樂(lè)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敲:~琴|~掌。
(4)(動(dòng))用風(fēng)箱等扇(風(fēng)):~風(fēng)。
(5)(動(dòng))發(fā)動(dòng);振奮:~動(dòng)|~勵(lì)|~舞|~起勇氣|~足干勁。
(6)(動(dòng))凸起;漲大:他~著嘴半天沒(méi)出聲|口袋裝得~~的。
按照成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