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成語
虎嘨龍唫
ㄏㄨˇ ㄒ一ㄠˋ ㄌㄨㄥˊ 一ㄣˊ
HXLY
聯(lián)合式成語
古代成語
中性成語
嘯:獸類大聲吼叫;吟:鳴。像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比喻聲音洪大或英雄豪杰叱咤風云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2卷:“經(jīng)云:鶴鳴在陰,其子和之。又云:虎嘯龍吟,物類相感,豈謬言哉!”
虎嘯龍吟作賓語、定語、hAo86.com狀語;用于比喻句。
老舍《正紅旗下》:“屋中好一片吞面條的響聲,排山倒海,虎嘯龍吟?!?/p>
the howling of tigers and the snorting of dragons
1. 哺乳動物,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性兇猛,力大。骨和血及內臟均可入藥(通稱“老虎”):虎口(a.喻危險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⒀ǎㄓ魑kU境地)。虎符(古代調兵的憑證,用銅鑄成虎形,分兩半)?;⒗牵ㄓ鲀礆埖娜耍?。虎頭蛇尾。虎踞龍盤。龍騰虎躍。
2. 勇猛、威武:虎將?;??;拧;⑼??;⒒??;狻?/p>
3. 古同“?!保槨?/p>
4. 古同“琥”,琥珀。
1.(人)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打口哨:登高長~。
2.(禽獸)拉長聲音叫:虎~。鳥~。
3.泛指發(fā)出長而尖厲的聲音:風~。飛機尖~著飛過頂空。
(1)(名)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降雨。
(2)(名)封建時代作為帝王的象征;也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
(3)(名)生物學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4)(名)(Lónɡ)姓。
(1)(動)吟詠:~詩|~頌|~唱。
(2)(名)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秦婦~》。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