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瘦郊寒 dǎo shòu jiāo hán
唐朝賈島和孟郊的詩歌風(fēng)格,多以清切凄苦為主 -
刀光血影 dāo guāng xuè yǐng
形容血腥的殺戮。 -
刀頭燕尾 dāo tóu yàn wěi
喻筆鋒勁利。 -
倒打一耙 dào dǎ yī pá
比喻犯了錯誤或干了壞事不承認(rèn);反咬對方一口。 -
倒冠落佩 dǎo guān luò pèi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 -
倒冠落珮 dǎo guàn luò pèi
①指棄官歸隱。冠、珮是官員正服的打扮。②指隱者裝束。亦作“倒冠落佩”。 -
倒篋傾筐 dǎo qiè qīng kuāng
形容傾其所有。 -
倒山傾海 dǎo shān qīng hǎi
形容聲勢很大,力量無比。 -
倒因為果 dǎo yīn wéi guǒ
顛倒因果關(guān)系,把原因說成結(jié)果。 -
搗虛撇抗 dǎo xū piē kàng
指乘虛攻擊。 -
蹈常襲故 dǎo cháng xí gù
蹈:踏;遵循;襲:固襲;繼承;常、故:慣常的;舊的。遵循常規(guī)舊法。形容辦事只會按照老的規(guī)矩;不會創(chuàng)新。 -
蹈火探湯 dǎo huǒ tàn tāng
同“蹈湯赴火”。 -
道山學(xué)海 dào shān xué hǎi
道、學(xué):學(xué)問。學(xué)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xué)識淵博。 -
道同義合 dào tóng yì hé
猶言道合志同。 -
道微德薄 dào wēi dé báo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謙辭。 -
道無拾遺 dào wú shí yí
同“道不拾遺”。 -
道西說東 dào xī shuō dōng
謂亂加談?wù)摗?/em> -
道學(xué)先生 dào xué xiān shēng
指思想、作風(fēng)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
道義之交 dào yì zhī jiāo
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
道傍苦李 dào páng kǔ lǐ
同“道邊苦李”。 -
道傍筑室 dào bàng zhù shì
語出《詩·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鄭玄箋:“如當(dāng)路筑室,得人而與之謀所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焙蟊扔麟s采各家之說。 -
道東說西 dào dōng shuō xī
見“道西說東”。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盜鍾掩耳 dào zhōng yǎn ěr
《呂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fù)而走,則鍾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焙笠浴氨I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爲(wèi)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币嗍∽鳌?盜鍾 ”。 南朝 梁 任昉 《勸進(jìn)今上箋》:“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em> -
盜賊公行 dào zéi gōng xíng
謂盜賊公開作案,無所忌禪?!蹲髠鳌は骞荒辍?“盜賊公行,而夭厲不戒?!?宋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盜賊自知不死,既輕犯法,而人戶亦憂其復(fù)來,不敢告捕,是致盜賊公行。” 明方孝孺 《潼關(guān)》詩:“ 潼關(guān) 將軍才且武,五千士卒健於虎;朝廷養(yǎng)汝為阿誰,盜賊公行如不睹。”亦作“ 盜竊公行 ”。 宋王十朋 《論林安宅札子》:“事無大小皆委於吏,獄訟繁興而不能決,盜竊公行而不能治?!?/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