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意思
咬(好工具h(yuǎn)ao86.com)文嚼字
(1) 指過分地斟酌字句。用于諷刺那些專門死摳字眼而不去領(lǐng)會精神實質(zhì)的人。也諷刺那些講話時愛賣弄自己學(xué)識的人
⒈ 亦作“咬文嚙字”。亦作“咬文嚙字”。
⒉ 形容過分推敲字句。
引元秦簡夫《剪發(fā)待賓》第二折:“你道是一點墨半張紙,不中吃,不中使……又則道俺咬文嚼字?!?/span>
⒊ 形容掉書袋或賣弄才學(xué)。
引明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br />清朱燾《北窗囈語》:“酒場遇不讀書人,所行觴政,切不可咬文嚙字,兼以詩詞困人?!?/span>
⒋ 謂不重視實質(zhì),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
引《儒林外史》第九回:“﹝楊執(zhí)中﹞還在東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畫腳的不服。”
胡適《<水滸傳>考證》:“我又最恨人家咬文嚙字的評文,但我卻又有點‘考據(jù)癖’?!?br />馬南邨《燕山夜話·不求甚解》:“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span>
在詞句上斟酌推敲。元.喬吉〈小桃紅.瓠犀微露玉參差〉曲:「含宮泛征,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埂抖膛陌阁@奇.卷四○》:「好詞,好詞。關(guān)情之處,令人淚落,真一時名手!怪不得他咬文嚼字,明日元宵佳節(jié),正須好詞,不免赦其罪犯,召他轉(zhuǎn)來,為大晟樂正,供應(yīng)詞章。」也作「咬言咂字兒」、「咬文咂字兒」。
【解釋】指過分推敲字句;或譏諷迂腐不達(dá)事物;尋章摘句的人。
【出處】元 喬吉《小桃紅 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微,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示例】學(xué)習(xí)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關(guān)鍵是領(lǐng)會文件的精神實質(zhì)。
【近義詞】字斟句酌、句斟字嚼、之乎者也
【反義詞】走馬觀花、一揮而就、文不加點
【語法】咬文嚼字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動)上下牙齒用力對著;把東西夾住或切斷:~住繩子|~了一口蘋果。
(2)(動)鉗子等夾住或齒輪、螺絲等互相卡住。
(3)(動)(狗)叫:雞叫狗~。
(4)(動)受責(zé)難或?qū)徲崟r牽扯無關(guān)的人:反~一口。
(5)(動)正確地念出(字母的音);過分地計較(字句的意義):~字|~字眼兒|~文嚼字。
(6)(動)追趕;緊跟不放:~住目標(biāo)|雙方比分~得很緊。
(1)(名)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會發(fā)展到較高階段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化|~明|~物。
(5)(名)舊時指禮節(jié)儀式:虛~|繁~縟節(jié)。
(6)(名)非軍事的(跟‘武’相對):~職|~武雙全。
(7)(名)古時稱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身|~了雙頰。
(8)(舊讀wèn)掩飾:~過飾非。
(9)(名)關(guān)于讀書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現(xiàn)象:天~|水~。
1. 用牙齒咬碎:細(xì)嚼慢咽。味同嚼蠟。
(1)(名)文字:~調(diào)|~匯|~謎|~面|~模|~目|~幕|~盤|~形|~樣|~義|~音|~母|~里行間|~斟句酌。
(2)(名)(~兒)字音:咬~兒。
(3)(名)字體:篆~|草~。
(4)(名)書法的作品:~畫。
(5)(名)字眼;詞:詞典中沒有這個~。
(6)(名)(~兒)字據(jù):立~為憑。
(7)(名)根據(jù)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諸葛亮~孔明。
(8)(名)舊時稱女子許配:待~閨中。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f4e7343ac9f4e7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