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三反

一隅三反的拼音:yī yú sān fǎn

一隅三反的注音:一 ㄩˊ ㄙㄢ ㄈㄢˇ

一隅三反的詞性:成語

一隅三反的意思

  • 一隅三反詞語解釋: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迸c“舉一反三”意同,謂善于類推,能【好工具h(yuǎn)ao86.com】由此及彼。

  • 什么是一隅三反引證解釋:

    ⒈ 與“舉一反三”意同,謂善于類推,能由此及彼。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br />清黃宗羲《陳乾初先生墓志銘》:“乾初括磨舊習(xí),一隅三反,逮先師夢(mèng)奠,得其遺書而盡讀之?!?br />清沉起鳳《諧鐸·垂簾論曲》:“富貴纏綿則用黃鐘,感嘆悲戚則用南呂,一隅三反,諸可類推。”

  • 一隅三反國(guó)語詞典:

    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弧怪改芤姥吕砼e一反三。

  • 一隅三反的成語解釋

    【解釋】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p>

    【示例】清·沈起鳳《諧鐸·垂簾論曲》:“感嘆悲戚則用南呂,一隅三反,諸可類推?!?/p>

    【近義詞】舉一反三

    【語法】一隅三反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指善于類推。

    查看更多

    一隅三反的網(wǎng)絡(luò)解釋:

    一隅三反

  • 一隅三反,讀音 yī yú sān fǎn,是一個(gè)成語,意思是從一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一隅三反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隅三反的字義分解

  • 讀音:yī

    (1)(數(shù))數(shù)目;最小的正整數(shù)。

    (2)(形)同一:~視同仁|咱們是~家人|咱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形)全;滿:~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專一:~心~意。

    (6)(副)表示動(dòng)作是一次或表示動(dòng)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dòng)作是試試的。

    a)用在重疊的動(dòng)詞(多為單音)中間:歇~歇|笑~笑。

    b)用在動(dòng)詞之后;動(dòng)量詞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動(dòng)詞之后;動(dòng)量詞之前。

    (7)(副)用在動(dòng)詞或動(dòng)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gè)動(dòng)作(下文說明結(jié)果):~跳跳了過去|~腳把它踢開。

    (8)(副)一旦;一經(jīng):~失足成千古恨。

    (9)(助)〈書〉用在某些詞前加強(qiáng)語氣:~何速也|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讀音:yú

    (1)(名)角落:墻~|城~|向~|一~之地|負(fù)~頑抗。

    (2)(名)靠邊沿的地方:?!?/span>

  • 讀音:sān

    (1)(量)數(shù)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番五次。

  • 讀音:fǎn

    (1)(動(dòng))回;還:~擊。

    (2)(動(dòng))反抗;反對(duì):造~。

    (3)(動(dòng))翻轉(zhuǎn):~復(fù)。

    (4)(動(dòng))推及:舉一~三。

    (5)(形)與“正”相對(duì):~面。

    (6)(副)反而;相反地:畫虎不成~成犬。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f45ce43ac9f45c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