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正體的意思
正體
(1) 正規(guī)的字體
(2) 正楷體書法
(3) 字母的印刷體
⒈ 主體,本體。
引《墨子·大取》:“圣人惡疾病,不惡危難,正體不動,欲人之利也,非惡人之害也?!?br />孫詒讓間詁引畢沅曰:“言欲存其身以利人,非惡人之以危難害己?!?br />《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夫日者,眾陽之宗,天光之貴,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夫以陰而侵陽,虧其正體,是非下陵上,妻乘夫,賤踰貴之變與?”
南朝梁陶弘景《答朝士訪仙佛兩法體相書》:“今且談其正體,凡質(zhì)象所結(jié),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span>
⒉ 舊指承宗的嫡長子。
引《儀禮·喪服》:“傳曰:何以三年也?正體於上,又乃將所傳重也。”
胡培翚正義:“雷氏次宗云,父子一體也,而長嫡獨正,故曰體?!?br />《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正體毓德於少陽,王宰宣哲於元輔?!?br />李善注:“正體,太子也?!?/span>
⒊ 猶正統(tǒng)。
引隋王通《文中子·問易》:“晉宋之王,近於正體,於是乎未忘中國?!?/span>
⒋ 正統(tǒng)的體式。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至石渠論藝, 白虎通講;聚述圣言通經(jīng),論家之正體也。”
王闿運《論文體》:“賦以荀子為正體?!?br />清袁枚《隨園隨筆·蕭穎士不知史例》:“蕭穎士論史以《春秋》為正體,以《史記》為偽體。”
⒌ 正楷字。
引《法書要錄》卷三引唐李嗣真《書后品》:“右軍正體,如陰陽四時,寒暑調(diào)暢,巖廊宏敞,簪裾肅穆?!?/span>
⒍ 規(guī)范的漢字字形。
⒎ 拼音文字的印刷體。
主體、本體。
字義分解
1.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則的:正當(dāng)(dāng)。正派。正楷。正規(guī)。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懷。
5. 表示動作在進行中:他正在開會。
6. 兩者相對,好的、強的或主要的一方,與“反”相對,與“副”相對:正面。正本。
7. 純,不雜:正色。正宗。正統(tǒng)。純正。
8. 改去偏差或錯誤:正骨。正誤。正音。正本清源。
9. 圖形的各個邊的長度和各個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電子的,與“負(fù)”相對:正電。
11. 大于零的,與“負(fù)”相對:正數(shù)(shù)。
12. 姓。
1.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zhì)。體征(醫(y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fā)現(xiàn)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
2. 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
4. 物質(zhì)存在的狀態(tài)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
5.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fēng)格:體裁(文學(xué)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
6. 事物的格局、規(guī)矩:體系。體制。
7. 親身經(jīng)驗、領(lǐng)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 )。
8. 設(shè)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
9. 與“用”相對?!绑w”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xué)的一對范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rèn)為“體”是最根本的、內(nèi)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xiàn)。
與正體相關(guān)的成語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ec90643ac9ec90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