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的意思
之乎【好工具hao86.com】者也
(1)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現(xiàn)在常用來形容咬文嚼字與迂腐的書呆子氣
⒈ 古漢語里常用的語氣助詞。
引《太平廣記》卷二六一引唐盧言《盧氏雜說·李據(jù)》:“又判決祗承人:‘如此癡頑,豈合喫杖,決五下?!擞姓Z曰:‘豈合喫杖,不合決他。’ 李曰:‘公何會,豈是助語,共之乎者也何別?’”
杜文瀾《古謠諺》卷五一引明田藝蘅《留青日札》:“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br />孫犁《澹定集·與友人論學習古文》:“但是,那些之乎者也,那些抑揚頓挫,那些起承轉(zhuǎn)合,那些空洞的頌揚之詞,好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⒉ 借為對文人咬文嚼字的諷刺語。
引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太祖皇帝將展外城,幸朱雀門,親自規(guī)畫,獨趙韓王普時從幸。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祗書朱雀門,須著“之”
字安用?’ 普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我根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詩》云子曰,早該豁口截舌。”
魯迅《吶喊·孔乙己》:“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span>
之、乎、者、也為文言文中常用的四個語助詞。故以之乎者也指讀書人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解釋】古代漢語中常用的四個助詞。原指淺近的字眼或文章;現(xiàn)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說話;也借指文言文。
【出處】宋 文瑩《湘山野錄》中卷:“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示例】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近義詞】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義詞】的了嗎呢
【語法】之乎者也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助詞)〈書〉表示疑問;跟“嗎”相同:王侯將相寧有種~?
(2)(助詞)〈書〉表示選擇的疑問;跟“呢”相同:然~?否~?
(3)(助詞)〈書〉表示揣度;跟“吧”相同:成敗興亡之機;其在斯~?
(4)(助詞)動詞后綴;作用跟“于”相同:在~|無須~|出~意料|合~規(guī)律|超~尋常。
(5)(助詞)形容詞或副詞后綴:巍巍~|郁郁~|迥~不同|確~重要。
(6)(嘆)〈書〉跟“啊”相同:天~!
(1)(助)用在形容詞或動詞后面;或帶有形容詞或動詞的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黃須~|賣柑~|符合標準~。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共產(chǎn)主義~。
(3)(助)〈書〉用在“二、三、數(shù)”等數(shù)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幾件事物:二~必居其一|兩~缺一不可。
(4)(助)〈書〉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空氣流動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番|~邊。
(1)(助)〈書〉表示判斷或解釋的語氣:孔子;魯人~。
(2)(助)〈書〉表示疑問或反對的語氣:何~?|是可忍;孰不可忍~?
(3)(助)〈書〉表示句中的停頓:不道之行~;天下為公。
(4)(副)同樣:水庫可以發(fā)電;~可以養(yǎng)魚。
(5)(副)疊用;強調(diào)兩事并列式對待:他~會種地;~會打鐵。
(6)(副)疊用;表示無論這樣或那樣;不以某種情形為條件:你去我~去;你不去我~不去。
(7)(副)表示轉(zhuǎn)折或讓步(常跟上文的‘雖然、即使’等呼應):我雖然沒看過;~聽人說過|即使你不說;我~知道。
(8)(副)表示委婉:倒~罷了|~只好如此。
(9)(副)表示強調(diào)(常跟上文的‘連’字呼應):連爺爺~樂得合不攏嘴。
與之乎者也相關(guān)的成語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ec71943ac9ec71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