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仁假義的意思
假仁假義
(1) 內(nèi)(好工具hao86.com)心奸惡,假作仁義;內(nèi)心毫不同情,表面裝作關(guān)切
⒈ 虛假的仁義道德。
引清鄒容《革命軍》:“即比以九幽十八獄,恐亦有過之無不及,而賊滿人方行其農(nóng)忙停訟、熱審減刑之假仁假義以自飾。”
⒉ 偽裝仁慈善良。
引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第八回:“這陣敵人正假仁假義的到處想賣好?!?/span>
虛偽的善心,故意裝出來的好意。
如:「你別瞧他對你殷勤有禮,其實全是假仁假義,另有圖謀?!?/p>
【解釋】假:虛假;仁:仁愛;義:道義。指假裝的仁義道德。
【出處】宋 朱熹《朱子全書 歷代一 唐》:“漢高祖私意分數(shù)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義以行其私。”
【示例】他第一便想搶曾鄉(xiāng)紳的家,那暴發(fā)的紳士,假仁假義的,好不可惡!(鄭振鐸《黃公俊的最后》)
【近義詞】假裝好人、陽奉陰違、爾虞我詐
【反義詞】肝膽相照、坦誠相待、誠心誠意
【語法】假仁假義連動式;作定語、狀語、賓語;含貶義。
假仁假義的字義分解
1. 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假山。假話。假冒。假釋。假死。虛假。真假。弄虛作假。
2. 借用,利用:假借。假貨。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為自己辦事)。假公濟私。不假思索(用不著想)。
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漢字的偏旁??瑫Q“片假假”,草書稱“平假假”。
4. 據(jù)理推斷,有待驗證的:假設(shè)。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1. 照規(guī)定或經(jīng)請求批準暫時離開工作或?qū)W習(xí)場所:假日。假條。病假。
1. 一種道德范疇,指人與人相互友愛、互助、同情等:仁義(a.仁愛與正義;b.通情達理,性格溫順,能為別人著想)。仁愛。仁政。仁人志士(仁愛有節(jié)操的人)。仁義禮智(儒家的倫理思想)。仁至義盡。一視同仁(同樣看待,不分厚?。?/p>
2. 果核的最內(nèi)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
3. 姓。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a6a0043ac9a6a0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