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而忘家的意思
⒈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引漢賈誼《陳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br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br />郭沫若《水平線下·第一日》:“象他這樣不折不扣的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國中,究竟能有幾個?”
【解釋】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出處】《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于心無愧?!?/p>
【示例】馬識途《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他們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充分發(fā)揮了人定勝天的無比威力,打了一個大勝仗?!?/p>
【近義詞】國耳忘家、國爾忘家
【語法】國而忘家作謂語、定語;指愛國。
國而忘家的字義分解
(1)(名)國家:~內|祖~|外~|保家衛(wèi)~。
(2)(名)代表國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國的:~產|~術|~畫|~藥。
(4)(名)(Guó)姓。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動)忘記:~掉|難~。
1. 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長(zhǎng )。家園。家譜。家塾。家鄉(xiāng)。家風。家訓。家規(guī)。家喻戶曉。如數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骸翱梢约已伞?。
4. 對人稱自己的尊長、親屬: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養(yǎng)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經營某種行業(yè)的人家或有某種身份的人家:酒家。農家。
7. 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有豐富實踐經驗及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專家。行(háng )家。作家??茖W家。
8. 學術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縱橫家。諸子百家。
9. 量詞,用于計算家庭或企業(yè):一家人家。
10. 姓。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a122143ac9a122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