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狂狷的意思
⒈ 亦作“狂獧”。
⒉ 指志向高遠(yuǎn)的人與拘謹(jǐn)自守的人。
引《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br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中行,行能得其中者,言不得中行則欲得狂狷者??裾?,進(jìn)取於善道。狷者,守節(jié)無為。欲得此二人者,以時多進(jìn)退,取其恆一?!?br />《孟子·盡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獧乎!狂者進(jìn)取,獧者有所不為也。”
焦循正義:“此亦見《論語·子路篇》,獧作‘狷’?!?br />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臣素門凡流,輪翮無取,進(jìn)謝中庸,退慙狂狷。”
明黃綰《明道編》卷六:“孔子取狂獧,以其無利欲之心,便可以進(jìn)道,非謂狂獧足以盡道?!?br />柳亞子《哭仲穆》詩:“相逢乍憶過江年,狂狷殊途笑我顛?!?/span>
⒊ 狂妄褊急。書疏中常用作謙辭。
引《漢書·劉輔傳》:“臣聞明王垂寬容之聽,崇諫爭之官,廣開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
唐杜牧《上李太尉論北邊事啟》:“伏惟特寬狂狷,不賜誅責(zé),生死榮幸,無任感恩攀戀惶懼汗慄之至?!?br />宋朱熹《與陳丞相書》:“然熹之狂獧樸愚,不堪世用,明公知之,蓋有素矣?!?/span>
⒋ 潔身自好。
引晉葛洪《抱樸子·逸民》:“昔狂狷華士……隱於海隅,而太公誅之?!?br />宋葉適《上西府書》:“伏念天子明圣……於是屢下直言之詔,招採山巖遁逸之士,狂狷樸野之人?!?br />清姚鼐《贈侍潞川》詩:“走昔少年時,志尚在狂狷?!?/span>
⒌ 放縱,不遵禮法。
引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三》:“﹝禰衡﹞恃才倜儻,肆狂狷于無妄之世。”
宋蘇軾《上富丞相書》:“昔范公收天下之士,不考其素,茍可用者,莫不咸在,雖其狂獧無行之徒,亦自效于下風(fēng)?!?br />瞿秋白《十月革命前俄羅斯文學(xué)》七:“使讀者感覺他那些矯激的憤世嫉俗的狂狷行為,確是為環(huán)境所壓迫,不得不發(fā)的?!?/span>
⒍ 指放縱而不遵禮法的人。
引唐李紳《州中小飲便別牛相》詩:“從此別離長酩酊, 洛陽狂狷任椎埋。”
⒎ 指犯分跋扈。
引漢桓寬《鹽鐵論·訟賢》:“引之不來,推之不往,狂狷不遜,忮害不恭,刻轢公主,侵陵大臣?!?br />《后漢書·李固傳》:“固受任之后,東南跋扈,兩州數(shù)郡,千里蕭條,兆人傷損,大化陵遟,而詆疵先主,茍肆狂狷?!?/span>
過于激進(jìn)與過于保守的人。
狂狷的字義分解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9f79c43ac99f79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