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不成聲的意思
泣不成聲
(1) 哭得噎住了,出不來聲音。形容十分悲傷
⒈ 哭得直到哭不出聲音。形容非常悲傷。
引清黃鈞宰《金壺七墨·鴛鴦印傳奇始末》:“彌留之際,日飲白湯升許,欲以洗滌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聲?!?br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兩個婦女,相互抱著,臉挨著臉,泣不成聲!”
陳殘云《山谷風(fēng)煙》第六章:“人人都有自己的血淚帳,講到自己的痛處,又都泣不成聲?!?/span>
哭得發(fā)不出聲音。形容十分悲傷。
【解釋】泣:低聲哭??薜靡×?;連聲音也發(fā)不出來。形容極度悲傷。
【出處】漢 趙曄《吳越春秋 越王無余外傳》:“堯崩,禹服三年之喪,如喪考妣,晝夜哭泣,氣不屬聲?!?/p>
【示例】彌留之際,日飲白湯升許,欲以洗滌肺腑,及食不下咽,泣不成聲。(清 黃鈞宰《金壺七墨 鴛鴦印傳奇始末》)
【近義詞】痛哭流涕、涕泗滂沱、兩淚汪汪、淚如泉涌、淚如雨下、淚眼汪汪
【反義詞】笑容可掬、歡天喜地、喜笑顏開、笑容滿面、興高采烈、喜出望外、忍俊不禁、哄堂大笑、破涕為笑、笑逐顏開
【語法】泣不成聲補充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泣不成聲的字義分解
(1)(動)小聲哭:~訴|哀~|悲~|抽~|哭~。
(2)(名)眼淚:飲~|~下如雨。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的形態(tài)或狀況:成形。成性。成人。自學(xué)成才。蔚然成風(fēng)。
3.變?yōu)椋洪L成。變成。
4.可以,能行:成,就這么辦。
5.稱贊人能力強:他辦事麻利,真成。
6.夠,達到一定數(shù)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規(guī)。成俗。成見。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產(chǎn)三成。
9.平定,講和:“會于稷,以成宋亂”。
10.姓。
(1)(名)(~兒)聲音:雨~。
(2)(量)表示聲音發(fā)出的次數(shù):喊了兩~。
(3)(動)發(fā)出聲音;宣布;陳述:~東擊西。
(4)(名)名聲:~譽|~望。
(5)(名)聲母:雙~疊韻。
(6)(名)字調(diào):平~|四~。
最近文章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8a6d643ac98a6d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