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虜

索虜?shù)钠匆簦?/span>suǒ lǔ

索虜?shù)淖⒁簦?/span>ㄙㄨㄛˇ ㄌㄨˇ

索虜?shù)慕Y(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索虜?shù)囊馑?/p>

  • 索虜詞語解釋:

    南北朝hao86.com南朝北朝的蔑稱。索指發(fā)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fā)辮,故稱。

  • 什么是索虜引證解釋:

    ⒈ 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索指發(fā)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fā)辮,故稱。 《宋書》有《索虜傳》。后亦用以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 唐劉知幾《史通·斷限》:“自五胡稱制,四海殊宅。參見“索頭”。

    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録,索虜成傳?!?br />《資治通鑒·魏文帝黃初二年論》:“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br />胡三省注:“索虜者,以北人辮髮,謂之索頭也?!?br />宋陸游《聞虜亂有感》詩:“近聞索虜自相殘,秋風(fēng)撫劍淚汍瀾?!?br />章炳麟《箴新黨論》:“索虜入關(guān)以后,黨人已絶,而臭味所遺,百年未艾?!?br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越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越,索虜則負(fù)無量罪惡,以底于亡?!?/span>

  • 索虜國語詞典:

    南北朝時,北朝人編發(fā)為辮,狀似繩索,南朝人嗤之為「索虜」。

  • 索虜?shù)木W(wǎng)絡(luò)解釋:

    索虜

  • 索虜是漢語詞語,索指發(fā)辮,古代北方民族多有發(fā)辮,故稱?!端螘酚小端魈攤鳌?。后亦用以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

索虜?shù)淖至x分解

  • 讀音:suǒ

    1.大繩子或大鏈子:船~。繩~。麻~。絞~。鐵~橋。

    2.姓。

    3.搜尋;尋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價。

    5.孤單:離群~居。

    6.寂寞;沒有意味:~然。

  • 讀音:lǔ

    (1)(名)俘虜

    (2)(名)。

    (3)(名)俘虜

    (4)(名)。

    (5)(名)古代指奴隸。

    (6)(名)古代對敵方的蔑稱。

http://boarscreekinteractive.com/ciyu_view_98669043ac98669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